蚂蚁庄园7.25:水下飞天舞中的飞天动作与何因素有关?
在2021年7月25日的蚂蚁庄园问题中,询问了关于水下飞天舞中“飞天”动作的来源。这一话题源于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中的水下中国舞《祈》。在这段令人惊艳的表演中,舞者化身洛神,在清澈的水中演绎了飞天姿态,动作优美流畅,仿佛仙女在水中翩翩起舞,引发了全网关注。那么,这个令人着迷的“飞天”动作到底与什么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飞天动作的起源:敦煌莫高窟
水下飞天舞的“飞天”动作,其根源在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多个朝代,形成了庞大的石窟群。其中,492个洞窟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雕塑,题材涉及佛教故事、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宝库。
在这些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飞天形象。飞天在佛教艺术中指的是佛陀的八部侍从中的两部——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天歌神的梵语音译,因为周身都散发着香气,又称其为香音神。紧那罗则是天乐神的梵语音译,二者都善于歌舞,是佛教中负责娱乐神佛的天神。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飞天形象千姿百态,既有西域式的飞天,也有完全中国式的飞天。它们身姿轻盈,飘逸灵动,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吹奏乐器,有的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空之中,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数量众多,据统计,现存有5000多身飞天画像。几乎每一个洞窟都有飞天的存在,它们是莫高窟佛教艺术的形象代表,也是最美的艺术形象。飞天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唐代到五代时期,这一时期的飞天数量占据了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的一半,其艺术形象也达到了成熟而完美的阶段。
水下飞天舞的创作背景
了解了飞天动作的起源,我们再来看看水下飞天舞的创作背景。这段舞蹈是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的开场节目,名为《祈》。舞蹈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洛神,洛神是伏羲的女儿,传说她美丽非凡,经常在洛水边游玩,与后羿有过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祈》中,舞者身穿汉服,头戴华丽的发饰,化身洛神,在清澈的水中演绎飞天姿态。
舞蹈的拍摄过程异常艰辛。据主创人员介绍,他们为了拍摄这段舞蹈,在水下整整泡了26个小时。由于水的阻力和浮力,舞者的动作需要比在地面上更加夸张和有力,才能达到在水下看起来流畅自如的效果。同时,由于水下光线昏暗,拍摄难度也非常大。但是,主创人员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出了这段令人惊艳的水下飞天舞。
水下飞天舞的艺术魅力
水下飞天舞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其独特的创意和拍摄过程外,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舞蹈中,舞者仿佛真的化身为洛神,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她们的动作轻盈而优雅,宛如仙女下凡,让人陶醉其中。同时,水下环境的特殊效果也为舞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梦幻的色彩。
此外,水下飞天舞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形象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而水下舞蹈则是现代艺术的创新形式。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现了现代艺术的创新魅力,让人耳目一新。
飞天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飞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艺术创作,还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它们不仅出现在各种艺术品中,如绘画、雕塑、陶瓷等,还成为了旅游景点的标志性符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飞天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在现代艺术领域,许多艺术家将飞天形象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飞天文化的传统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让飞天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水下飞天舞中的“飞天”动作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水下飞天舞正是将飞天文化与水下舞蹈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现了现代艺术的创新魅力。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上一篇: 摩尔庄园手游:毛毛头全地图分布位置详解攻略
- 下一篇: 如何预约新冠疫苗接种
火爆游戏玩不停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1/31
-
01/31
-
01/31
-
01/31
-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