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深度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动人之处

时间:2024-11-03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我用残损的手掌》深度赏析

深度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动人之处 1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2年7月3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的构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注意和想象中国被沦陷的土地,把无限的痛苦与深切关注的感情都贯注于“残损的手掌”上;第二部分仍是在想象中进行的,诗人以无限的温柔和全力描摹,使爱国主义感情得到升华。全诗内容坚实崇高,情绪高亢激越,为祖国灾难的深重而忧虑,为祖国前途的光明而欢欣鼓舞,强烈的爱憎之情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深度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动人之处 2

全诗一共十二行,分为两段。第一段共六行,写诗人想象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祖国广大土地时的沉重心情。诗人没有用铺陈的手法,而是精心选择了祖国大好河山中的几个典型意象,如“广大的土地”、“无限的森林”、“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岭南的荔枝花”、“南海的富饶的岛屿”等,用一连串的“这”字句,将沦陷区的面目作了概括性的描绘,既如实地写出了祖国在侵略者铁蹄下所遭受的苦难,又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深度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动人之处 3

接着,诗人将笔锋一转,写到了那没有被侵略者蹂躏的解放区,它使诗人“心中充满了温暖”,这鲜明的对比,更烘托出诗人对敌人的憎恨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挚爱与向往。解放区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打败侵略者的坚强后盾,它鼓舞着诗人和中国人民为恢复这片广大而富饶的土地而战斗

第二段共六行,仍是在想象中进行的。诗人以无限的温柔和全力描摹,使爱国主义感情得到升华。在这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里,渗透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虽然还是主要用贴切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但诗的意象由第一段中的冷色调过渡到暖色调,这就使人感觉到,祖国在诗人的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诗人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祖国啊!正因为这样,他才对沦陷区的土地怀着无限的眷恋,对解放区的光明前景,怀着无比的热切向往。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对被侵略者蹂躏的灾难深重的祖国的深切关注和无比热爱,把自己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神圣化,用有限的手掌托起了无限的祖国河山。

戴望舒用触觉的具象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没有实体的手能“摸索”出祖国的河山,这是一种虚写。但“无形的手掌”能抚摸“广大的土地”,能“触到那辽远的角落”,诗人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是全诗抒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实指与虚指相结合的角度理解,这既是对残损的国土的写实,也是诗人对祖国河山与人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深沉的爱和眷恋的真挚而形象的表现。

这首诗的构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诗人注意和想象中国被沦陷的土地,把无限的痛苦与深切关注的感情都贯注于“残损的手掌”上,故题为“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先是凄楚忧愤地想象这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以触觉上的冷、热、明、暗、湿润、干涸的对比、反衬,传达出诗人对祖国“辽远一角”的深深眷恋和痛苦失望的情感。接下来,诗人转换视角,不再写手而换写心,直接抒发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由衷的关切、真挚的爱,把手掌的爱扩大到整个祖国山河,境界顿时开阔。第二部分仍是在想象中进行的,诗人以无限的温柔和全力描摹,使爱国主义感情得到升华。诗人没有用铺陈的手法,而是精心选择了祖国大好河山中的几个典型意象,用一连串的“这”字句,将沦陷区的面目作了概括性的描绘,既如实地写出了祖国在侵略者铁蹄下所遭受的苦难,又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这首诗在想象性的虚构中,对祖国的沦丧,诗人表现出沉郁的感情,发出了凄楚的感叹,同时表现出对解放区的向往。因为所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情,所以虽然用语冷峻刻露,却仍包含着对祖国河山深切的眷恋。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汇于诗中的一系列形象画面,以手掌的触摸展开思绪,构思新颖奇特,想象瑰丽,感情炽烈,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诗人的想象中,这只手掌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了肉体的质感与弹性,只剩下骨架和血脉,但依然没有放弃探索,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只手掌是无数爱国者不屈意志的写照,即使遭受重重磨难,依然挺起脊梁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