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详细注释与译文,一睹为快!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共有三首,这里主要介绍第一首的详细注释与译文内容。
注释:
1.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等,原为唐教坊曲名。作者白居易在词下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时期,“忆江南”成为著名的词牌名。
2. 旧曾谙(ān):从前很熟悉。谙,熟悉。白居易在年轻时曾三次游历江南。
3. 江花:江边的花朵。另一种说法是指江中的浪花。
4.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5.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这里的“如”用法同“于”,有胜过的意思。
6. 蓝:蓝草,其叶子可以制成青绿色的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早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详细解读:
《忆江南》这首词写江南春色,以一个“好”字总领全篇,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是描写江南景色的点睛之笔。诗中的“日出”和“春来”两个短语,不仅点明了时间,还突出了季节的特征,把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中。紧接着,“江花红胜火”和“江水绿如蓝”两句,用鲜艳的色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彩。
“日出江花红胜火”,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的鲜花绽放得如此灿烂,其鲜艳的红色甚至超过了燃烧的火焰。这里用“红胜火”来形容花朵的颜色,不仅准确生动,而且极具感染力。读者可以想象到,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江边的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竞相开放,犹如一片燃烧的火焰,既壮观又热烈。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的到来使江水变得碧绿清澈,其颜色甚至可以与蓝草媲美。这里的“绿如蓝”并不是指江水变成了蓝色,而是用蓝草的绿色来比喻江水的碧绿。蓝草是一种可以制染料的植物,其叶子呈深绿色,古人常用它来染制绿色的衣物。因此,用“绿如蓝”来形容江水的颜色,既贴切又富有诗意。读者可以想象到,春天的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碧绿如蓝草,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这两句诗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景色的秀丽明艳。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这两句诗还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把江南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动逼真。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
- 上一篇: 农夫山泉有点甜,下一句是什么呢?
- 下一篇: 孩子不想去上学该怎么办?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12/23
-
12/23
-
12/23
-
12/23
-
12/23